
媒體中心
編輯 |芮天舒
排版 |王婧
在展會現場為人指路的導引機器人、在養老院里陪老人說話的陪伴機器人、在餐廳里根據顧客需要定制手沖咖啡的餐飲機器人……不知不覺間,人們對餐館、醫院、火車站、養老院等場景的服務機器人逐漸習以為常,甚至不少家庭也開始購買掃地、娛樂等家用服務機器人。
有統計顯示,中國已成全球最大掃地機器人市場,全球約90%的掃地機器人產自中國,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占全球市場1/4以上。與此同時,資本方也扎堆涌入服務機器人賽道,投融資規模從2019年的54.2億元大幅增至186.2億元,激增344%。
服務機器人的風口是否已至?目前市場已經涌現了哪些優秀企業?要想走向世界舞臺中央,中國服務機器人企業還需邁過幾道坎?
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750億元。根據應用領域不同,國際機器人聯盟(IFR)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。服務機器人是指用于非制造業、以服務為核心的自主或半自主機器人,可從事清潔、陪護、導覽、運輸、售貨、安保等工作,主要包括個人、家庭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兩大類。
便利人,解放人,同時提升效率、提振產業,正是服務機器人的價值。
對于中國來說,這一價值有著更迫切的時代背景。
前段時間,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,生育水平低、人口增速放緩、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成為不爭的事實??梢灶A見,人口老齡化將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、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。而“自動化減人、自動化換人”成為緩解用工不足的重要途徑,助老產品和服務消費需求將進一步被拉動。越來越多的服務機器人正在被應用于展覽、政務、防疫、巡檢、物流、養老等領域,服務機器人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。
日前由賽迪顧問主辦的《洞見·2021新興產業投資機會》研究成果發布會上,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垠國透露,2020年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,市場規模達283.8億元,同比增長37.4%。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持續以及國內老齡化問題的加劇,服務器機器人市場需求將持續提升,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751.8億元。
服貿會綜合展區里的仿真服務機器人
不少業內人士認為,近年來,我國服務機器人相關技術及市場規模不斷發展,大有在全球競爭中“彎道超車”之勢。
根據智能產業創新服務平臺“智東西”的統計,今年僅前4個月,國產機器人企業公開披露的投融資事件已達67起,累計金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,單筆融資規模超過億元的占比接近一半。其中,服務機器人細分賽道的融資事件占比20%,商業化前景受到機構資本以及互聯網巨頭們的青睞。而據賽迪顧問5月27日發布的數據,服務機器人市場的投融資規模從2019年的54.2億元大幅增至186.2億元,激增344%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機器人賽道的資本出手方除了機構資本,還有騰訊、字節跳動、美團、餓了么等互聯網企業,以及手機廠商OPPO等戰略投資方。
目前,我國服務機器人在家務、物流、新零售、公共服務、醫療等應用領域不斷創新突破。家務機器人應用較為成熟,商用服務機器人已在零售、餐飲、政務、金融、醫院等場景實現廣泛應用,但尚未形成較大規模,待拓展空間廣闊。
全球服務機器人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,持續創新的中國企業必將在中國力量崛起的過程中發揮更大能量。相信中國企業能化挑戰為動力,跨過發展中的“技術坎”,以更加切合實際和針對用戶痛點的解決方案,成為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中一顆又一顆亮眼新星。
(文章節選江蘇商報 )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相關新聞